低空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综合性经济形态,以低空飞行活动为核心,依托于低空空域(通常指垂直高度1000米以下,根据不同地区特点和实际需要可延伸至3000米以内的空域),通过有人或无人驾驶飞行、低空智联网等技术,带动低空基础设施、低空飞行器制造、低空运营服务和低空飞行保障等领域的发展。
低空经济的定义和内涵
低空经济是指以低空飞行活动为核心,依托低空空域进行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飞行活动。这种经济形态涵盖了从飞行器的研发制造、低空飞行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到飞行服务保障等多方面的产业。它不仅包括民用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各种低空飞行活动,还涉及运人、运货、特殊作业等多场景的应用,并辐射带动相关领域的发展。
低空经济的特征
低空经济具有空间多维性、产业整合性、技术经济性的特征。它横跨第一、第二、第三产业,涉及市政管理、居民消费和工业应用等多种应用场景。具体应用场景包括交通出行、物流配送、农业植保等方面。
低空经济的发展现状和趋势
近年来,低空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。2024年,低空经济被写入国务院《政府工作报告》,并被提升为战略性新兴产业。政策环境持续优化,市场需求不断增长,技术创新层层突破,产业生态繁荣壮大。预计到2025年,我国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.5万亿元,到2035年更有望达到3.5万亿元。
低空经济的具体应用场景
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,包括但不限于: